「中暑」還是「熱到」?


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常聽到有人說「我頭痛、想吐,好像中暑了」,這時長輩就會說「來我幫你刮痧一下」...大家一般認知的「中暑」、「熱到」跟西醫定義上講的中暑其實有很大差異。西醫的中暑是指身體蓄積熱量太多而導致體溫升高引起的各種病症,一般分兩類,症狀較輕的是熱衰竭(Heat exhaustion),較嚴重的是中暑(heat stroke),老實說從字面翻譯會以為熱衰竭比較嚴重,所以中暑這一個名稱在不同地方是有不同解釋的。以下對西醫上所謂中暑的分類處理一一詳述。

 

一般正常體溫我們定義為36℃ 至 37.5℃,西醫中暑學理上就是熱能累積身體太多或排除太少導致體溫上升超過正常範圍,而一般我們排除熱能有四種方式蒸散(Evaporation)、輻射(Radiation)、傳導(Conduction)、對流(Convection),其中蒸散佔75%,而當環境溫度大於、等於體溫時,輻射、傳導、對流效率都會大大減低。所以高溫潮濕的台灣環境很容易發生中暑事件。

 

  •  熱疲勞、熱衰竭(Heat exhaustion):體溫會上升37ºC~ 40ºC,會有脫水現象,意識會稍微影響,但是若迅速降溫處理,則會迅速恢復正常意識。

  • 中暑(Heat stroke):中樞體溫大於40℃+中樞神經功能影響(重者昏迷、抽筋,輕者意識混亂),此時要急速送醫,迅速降溫不然易有生命危險。中暑(Heat stroke)大致分兩型:
  • (1)傳統型或非運動型:老人或小孩為主,多因無法脫離高熱環境,如小朋友被反鎖困在車子裡。
  • (2)非傳統型或運動型:青少年、勞工為主,多因在高熱環境下運動或勞動。
 
死亡率跟併發症的嚴重程度是跟身體處於極度高熱的時間有關,傳統型中暑死亡率最高可高達60%(沒看錯,真的是60%!),因為多是老人、小孩於高熱情形下,通常發現時也較晚,故有較高死亡率。反之非傳統型,多因劇烈運動勞動引起,原因明顯,故發現治療都較早,所以死亡率較低,最高約百分之15%。所以西醫上的「中暑」其實是相當危險,死亡率很高!這跟大家一般大眾認知的中暑,只要多休息或刮刮痧,喝喝水就沒事了,是有相當大的差異!
 

中暑可怕在哪裡呢?當人體中樞溫度高於42℃時,人體中有些酵素功能開始異常,肝細胞、神經細胞、血管內皮細胞開始受損,根據實驗,一般人類細胞在溫度42℃可支持45分鐘到8小時,所以體溫溫度越高或體溫高溫下越久,更會造成器官受損,所以死亡率也越高。而兒童因為新陳代謝率高、相對體表面積高、汗腺密度較低、調控溫度較差、容易體溫偏高,因而更容易進一步造成器官受損。至於要以哪種體溫為主?腋溫、耳溫、額溫易量取但也容易有誤差,所以不是治療良好指標,中樞體溫以肛溫來說最準確也最易量取,所以治療上應以肛溫為標準。

中暑常見症狀:如心跳快、呼吸喘、噁心嘔吐,若更近一步持續處於高熱環境會造成身體發炎反應,電解質不平衡、肝腎功能衰竭、橫紋肌溶解症、休克、腦水腫或嚴重者造成器官衰竭,這一類病人都應該住進加護病房治療,並預防多器官衰竭的惡化。此時應該鑑別相類似的病症,如敗血症、癲癇、中樞神經感染等,以免延誤或誤判相類似的疾病。

 

治療原則只有一個「想盡一切辦法快速降溫」,而降溫治療通常在到醫院前就應該迅速執行,而到院前降溫處置,最有效率降溫是「灑溫水加上吹風,脖子腋下腹股溝區域冷敷」,這時吃退燒藥是無效的,而當中樞溫度降至38℃時,可停止降溫措施,以免低體溫發生。

 

總之中暑的嚴重程度跟最高中樞體溫有關係,若中樞體溫大於42℃則容易影響中樞神經,造成永久性神經後遺症,如步態不穩、記憶受影響或行為改變。而曾經中暑的人一般認為是對熱的協調較差,而這一族群也較易再發生熱中暑現象。中暑過後要恢復一般運動,建議至少隔2-4週之後,而最好的治療是預防,包括充分飲水,避免高溫潮濕下劇烈運動,還有適當衣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