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 小美是35週早產兒,出生時皆正常,卻在4天大時,發現有食慾、活動力下降及腹瀉便血情形。抽血發現有嗜酸性白血球(過敏性血球)上升情形。經了解因媽媽母奶量不足,這幾天餵食一般嬰兒配方奶粉。因此懷疑小美有『牛奶蛋白過敏症』,建議應持續哺餵母奶,在過渡時期暫時改換餵食「水解蛋白配方」後,小美的狀況立即改善,體重開始增加並平安出院。
案例2. 安安是1個月大新生兒,出生時皆正常,但連日來出現食慾下降,又有嘔吐和餵食後哭鬧不安情形,媽媽說安安在滿月前都是哺餵母奶,但在滿月後因媽媽工作緣故就改餵一般嬰兒配方奶粉。由於安安血中之嗜伊紅血球有明顯上升及血清牛奶蛋白特異免疫球蛋白E抗體皆有上升,故診斷有『牛奶蛋白過敏症』,建議應持續哺餵母奶,在過渡時期暫時改換餵食「水解蛋白配方」後,安安的狀況大幅改善,且未再有嘔吐情形發生。
由於現在許多媽媽是職業婦女,為求便利,採配方奶哺餵新生兒,使得牛奶蛋白過敏的罹病率有明顯上升的趨勢,據估計發生率為百分之2.2至5.9左右,由於此病的症狀常為非特異,所以在診斷上須靠高度的警覺。
在新生兒時期,由於腸道的防衛系統發育仍不成熟,消化液分泌較不足,免疫球蛋白分泌極低,再加上嬰兒期的胃腸道黏膜對完整蛋白質的通透性比成人大腸壁穿透性較高,「嬰兒配方」中的來自於乳牛的牛奶蛋白質就成為刺激腸道的過敏原。牛奶蛋白質經由不成熟的腸道吸收而進入人體,誘發人體免疫系統的過敏反應,尤其是父母雙方有過敏家族史的嬰兒。因此,在嬰兒時期發生過敏性胃腸炎的機會比成人更為普遍。
牛奶蛋白過敏的影響主要在胃腸道、皮膚、呼吸道及行為症狀方面。嘔吐、腹瀉、和肚子痛常會發生在攝食過敏性的食物 2 個小時之內,常在餵奶後哭鬧不安,腹瀉雖然常見,但程度上有很大差異,從間歇性輕度腹瀉到嚴重患者可致腸粘膜萎縮而影響至營養不良,約兩成嬰兒的糞便帶有血絲粘液。牛奶蛋白過敏嬰兒常在臉頰部或皮膚皺摺處長有濕疹,或在軀幹上長蕁麻疹;鼻炎、打噴嚏、咳嗽;在行為方面,嬰兒可能拒絕吃奶、哭鬧、生長遲緩等;最嚴重的過敏者可引起休克。而這些症狀在避免過敏食物後會獲得改善。
對於非母乳哺育的嬰兒,若餵食一般嬰兒配方後出現有任何不適,就應考慮是否為牛奶蛋白過敏。其治療方式主要是儘量避免牛奶蛋白的攝取。替換的飲食包括母奶,在嬰兒初生早期餵母奶,人乳蛋白不會引起過敏,又其中所含的免疫球蛋白,各種酵素有助腸道發育及增強抵抗力,一般建議餵食達6個月以上。只有無法進行母乳哺育時,才將牛奶蛋白配方,改成「水解蛋白配方」。羊奶或其他動物奶,因為往往有交互敏感性,因此不主張換用;關於豆奶配方奶粉,有報告中指出仍有一到四成會過敏,所以不太適合。
嬰兒的最佳食物就是最天然的母乳,無論是營養層面、免疫促進層面或是預防過敏症都有非常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