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師,我的血壓已經降下來了,可以停藥嗎?」
這是許多高血壓患者的疑問。高血壓是常見的慢性病,被稱為「無聲的殺手」,因為它初期可能沒有症狀,但若未妥善控制,長期下來恐引發 中風、心肌梗塞、腎臟病變 等嚴重併發症。
📌 血壓藥一吃就不能停嗎?
並不一定!但是否能停藥,須由醫師評估,因為 高血壓的成因不同,治療方式也不同。
✅ 這些情況有機會減藥或停藥:
🔹 血壓升高與生活習慣有關(如高鹽飲食、肥胖、缺乏運動),如果積極改善生活方式,使血壓恢復正常,醫師可能會考慮減少藥量,甚至停藥。
🔹 年輕患者,病程初期,尚未出現器官損傷,透過飲食調整與運動,有機會降低對藥物的依賴。
❌ 這些情況通常需要長期服藥:
🔸 有高血壓家族史,或年齡較大(隨著年齡增長,血管彈性變差,血壓控制較困難)。
🔸 已經有心血管疾病或腎臟病變,此時穩定血壓比停藥更重要,能降低中風、心肌梗塞的風險。
⚠ 血壓降了可以自己停藥嗎?小心「反彈性高血壓」!
許多患者看到血壓數值恢復正常,就誤以為病好了,擅自停藥。但其實,血壓藥的作用是幫助 長期穩定血壓,如果突然停藥,血壓可能會快速反彈,甚至比服藥前更高,導致 中風、心肌梗塞、腎衰竭 等風險。
📌 醫師建議:
✔ 按時服藥,不可自行停藥,應與醫師討論,由專業醫師評估是否減藥或換藥。
✔ 搭配健康生活習慣,如低鹽飲食、規律運動、控制體重、戒菸酒,能幫助血壓穩定。
✔ 定期回診追蹤血壓,確保控制良好,避免長期併發症。
🩺 高血壓不可輕忽,請遵循醫囑,才能確保長期健康!